English
椅子是外来物,据说4000年前最早出现在埃及国王的宫殿里。我国古人不用椅子,都是席地而坐,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罐等器物,其图纹装饰均在该器物的上半部,以迎合人们坐在地上的视角。后来用瓷土烧制了瓷墩。接着出现了石墩、木墩和兽骨墩。直到汉朝末年,从西域传入一种叫“胡床”的坐具,我国始才有了“椅”这个名称。
凳子加靠背,就变成了椅子,史载源于唐代。现存最早关于椅子的记述,跟“春风大雅能容物,秋水文章不染尘”的颜真卿有关,说是这位著名的大书法家,在75岁高龄的时候,还能手撑椅背做引身向上动作,看来老爷子还很注意保健。
椅子再加上扶手,就是赫赫有名的太师椅。这种靠背、扶手俱全而相对宽大舒适的椅子,初始于宋代。关于太师椅名称的由来,大致有两种说法。
一说南宋奸相秦桧,一日宴请宾客,席间有个参军走到近前,颂其功德,秦桧高兴,就命一伶人以交椅赐坐。参军受宠若惊,拱揖就坐之时:忽坠其幞头,露出了巾环。伶人即问参军这是什么巾环,参军答曰二圣环。伶入一语双关地说:你只顾自己坐太师的赐椅,却把二圣环丢在了脑后。以此暗讽秦桧只顾自己做太师,却把徽宗、钦宗忘得一干二净。后人叹服伶人的话语巧妙,从此就把交椅称为“太师椅”。
二说由“文太史椅”。演化而来。文太史指明代才子文征明,生前总坐一把交椅,死后此椅归其曾孙文震孟所有。文震孟明末曾入内阁为相,系崇祯朝的太师。因“太史”与“太师”谐音,所以就把这种椅子叫做“太师椅”。
两说虽路径有别,但总与“太师”这一官衔相联,应该不是偶然。结合此椅的形状特征,亦可以作为此说法的实物佐证:太师椅的靠背板、扶手与椅面均成直角,样式庄重严谨,且用料厚重,宽大夸张:装饰繁缛而华丽,这一切都很能突出主人尊贵的地位与身份。
太师椅最为流行的时节,在是清代,暗合了中国古典家具的一个重要原则:舒适让位于尊严。明式的椅子历来以优美舒适而著称,如官帽椅和圈椅,至清代,则逐渐被太师椅给排挤出队。彼时太师椅己在人们生活中占据了主要地位,成为客厅的主角,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,同时也彰显出主人的品位与情趣。
无论何时,太师椅总是要成对摆放,这业已成为中国美学原则的一个定律。一般摆于八仙桌两侧,而八仙桌上,则安置一个古色古香的瓷瓶,抑或精致典雅的座钟,所谓的尊贵与豪奢,便生龙活虎地跳将出来。
太师椅是我国古典家具中,惟一一种以官衔来命名的物件,千百年来一直承受世人青睐,被视为权势与富贵的象征,直至当前,仍被世人以饱满的热情来仿制与陈设。人们在遵循古代太师椅制作方法的同时,又融入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与实用需求,使其具有了更为活跃的生命力。
如果说真皮沙发暴露的是大富,那么古典的太师椅则彰显了大贵;如果说藤椅能使人获得肉体的舒适,那么稍显硬梆的太师椅,安然的却是人的内心。这或许就是现今的诸多坐具,总也无法挤占太师椅那一席之地的实质原因。内敛而含蓄的尊贵,就是太师椅的独特品质。
相对而言,图片中这对太师椅的纹饰还称不上繁缛华丽,而且承重处的木纹已不可挽回的泛白,边边角角亦有明显的磨损,甚至其底部的横撑均已稍稍弯曲。所有这些都使之显得有点疲惫,在时间的流逝中渐重渐沉的疲惫。只是它们仍然于简洁中,透着拂也拂不去的冷静;仍然于疲惫中,蕴着微微含笑的冷傲。如果说世间之物总有贵贱粗野之分,那么太师椅无疑就是椅中的贵族,一个孤独却无论如何也无法令其寂寞的贵族。
——选自《盘锦民俗》 王永恒,曹路主编;郝国平绘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