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glish
远古时代,人们用来遮风挡雨的主要工具,就是蓑衣与斗笠。
人们使用蓑衣与斗笠的历史,可以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。《诗经》中就有“尔牧来思,何蓑何笠”之句,其意为:你的牧人来了,戴着蓑衣和斗笠。
正宗的蓑衣是用棕皮经加工而编成的一种避雨用外衣。棕树是山区农民主要的经济作物,一株棕树一年只能长出12片棕叶,这样的蓑衣亦因此而珍贵。在东北农村,制作蓑衣大多是就地取材,选用一种坚硬的纲草。这种草既柔且韧,长在路旁或沟沿,或苇塘深处,比山区的棕皮来得容易得多。秋天把它割回家来,去粗取精,选上好的草梗晒蔫,按个人的肥瘦定个尺码,就可以编起来。
那天到一个苇场去看割苇子,意外地就遇到了纲草编结的蓑衣。那件蓑衣的外表像只可爱的刺猬,浑身都是一层层外翘的纲草。里面则像渔网似的,是互相紧密勾结的花格纹路,清晰而匀称,给人一种又厚实又暖和的感觉。其色泽是浅黄的,像成熟的麦秸。本没有想到纲草原是如此好看的,忍不住就把它披到肩上,蓑衣的领口很服帖的护在颈部,下摆俏俏地翘起。没有镜子,看不清自己是什么状况,不过应该差不到哪里,因为同行的朋友直嚷着要拍照留念。
也属实值得留念,这是第一次身披蓑衣。在有了记忆的时候,乡间的蓑衣已非常罕见。下雨天,人们披塑料布,或者化肥口袋,或者大麻袋。把麻袋口朝下拎起,将其中的一角窝到里面,让它与另一角重合,麻袋也就成了一件雨披。用脑袋顶着,雨越下越大,麻袋也就越来越湿,越来越沉,湿透了,还会有一种味道冒出来,和着雨水就滚进了鼻孔。究竟是什么味道并不好掌握,得看它在披到头顶之前恰好装过什么谷物。
据说而今有人正在号召村民重拾纲草编结蓑衣的旧业,以期把它作为民间工艺品,从而挖出一条致富通途。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。如果把刚刚披过的那件蓑衣尺寸缩小一点,展开来挂到书房的壁上,应该是很别致的一道风景。
不过编结蓑衣也不是一件易事,需要精湛的手艺。比如晒纲草,也得掌握好火候,晒过了就会变得轻脆,一拧就折。因而早年间乡下有专门编蓑衣卖的,还很受欢迎,所谓“青箬笠,绿蓑衣,斜风细雨不须归”,这样的蓑衣穿在身上,风飘不起来,雨透不进去,既防雨雪,又保暖防潮。
旧时农民用以避雨的工具,除蓑衣外,还有一种斗笠。其用料可分三种:一种以竹篾与竹叶编制,叫竹笠;一种以麦秆编制,叫麦秆笠;一种以草茎编制,叫草笠。竹笠用来避雨,麦秆笠与草笠用于夏天遮阳。一般妇女与孩子戴“八寸笠”,用竹篾或麦秆编造,笠顶缀以红色绒线球,笠下系以彩线拧成的缨带,既实用又美观。
如今雨天之时,满眼都是花花绿绿的塑料雨衣雨伞,挺好看,只是显得浅薄了点,不如蓑衣能带给人一种意趣,一种披在身上就变成个草人的意趣,一种纯朴而本色的晃在风雨里的意趣。只是我们谁也不会因了这意趣,而再度把蓑衣披在身上,我们只是浅浅的怀念着,而已。
图片中的蓑衣和斗笠,想来该很有些年头了,宛如被时间所淹没的样子,沉沉的,静默着。只是它们的内里好像仍然包裹着灵魂,跳跳的,似乎强烈渴望着阳光,以及风和雨。
——选自《盘锦民俗》 王永恒,曹路主编;郝国平绘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