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glish
票证是一种花花绿绿的长方形票据,有粮票、油票、布票、煤炭票、自行车票等等,可谓林林总总,曾经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,是与老百姓居家过日子密切相关的一种有价证券。居民凡是购买此类物品,除按价付钱之外,还必须出具相应票证,否则什么也买不到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票证的重要性甚至超出了钱。
票证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特殊产物,其原因是物质严重匮乏,遂以硬性控制国人消费为手段, 以达到度过国家经济难关的最终目的。所谓计划经济,就是对产品采取计划生产,对商品采用计划供应,对单位、个人进行计划分配。1953年我国宣布第一个“五年计划”,正式实行计划经济。
计划经济的最大特征,就是印发了各种票证。这是国家领导人根据国情而做的积极努力,是在既有条件下,为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的生活基本需求,所采取的最为有效的方法。
其实凭票供应并非我国最早采用。苏联在十月革命后,因内战不断而导致商品缺乏,就曾发放过各种商品票证,采取有计划分配,其最早的票证是1916年的鞋票。美国也曾在二战时期发放过各种商品票证,种类也很是不少。现在仍有一些国家还在采用凭票供应的方式,比如朝鲜、越南等。
中国的票证,无论就其数量还是种类来说,都是人类经济史和社会史上的一道奇观。尤其是粮票,素有“世界之最”之称。与其他票证一样,粮票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行,一直到90年代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:在大江南北流通了整整40余年。据不完全统计,在这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,我国发行的全国通用粮票、地方粮票,以及各农场、学校、部队所印发的各种粮票,高达2000余种,近万个版本。
这些商品票证分吃、穿、用三大类。吃的除了各种粮油票外,还有猪牛羊肉票、鸡鸭鱼肉票、鸡蛋鸭蛋票、各种糖类票、各种豆制品票,以及各种蔬菜票等等。穿的除了各种布票外,还有化纤票、棉花票、汗衫票、背心票、布鞋票等。用的则有手帕票、肥皂票、手纸票、洗衣粉票、火柴票、煤油票、自行车票、手表票等,还有各种临时票、机动票。票证渗透到了百姓生活的每一个角落,并凝成一种有形语言,记录了一段特殊的社会历史,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。
曾经有整整一代人,其童年、少年和青年时代,都生活在票证的世界里。我们对那些票证至今还记忆犹新,因为当时除被父母耳提面命地告知这很金贵外,还觉得它们属实很好看。各种票证的形状都不相同.有横式的,也有竖式、齿状和正方形。有的与拾元人民币大小相同,有的却只有 1厘米。其设计更是丰富。有山水、风景、语录、民俗等多样,最爱的是那些民俗风情的印面,比如陕西的兵马俑、广西的象鼻山、内蒙古的博物馆雕塑、西藏的布达拉宫、上海的外滩、湖南的韶山、贵州的遵义和黄果树瀑布,以及云南的石林等。此外还有雕刻、水印,甚至铅印、油印等不同版制,还有蒙文、藏文、维吾尔文、朝鲜文等不同文字,以及编号和有关部门的公章,曾一度丰富了我们狭窄的视野。
作为一段特殊历史的见证,票证会使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群,唤醒相对特殊的记忆。会想那些排队购物的长龙,那是当年日常生活的典型场景,在人们头脑中几乎形成了一个定式,举凡排队大多等于紧俏物资;会想起到外地读书、工作时,为办粮食户口转移所历的奔波;会想起出门在外,为换几斤全国通用粮票而犯的愁难;也会想起生活在物质严重匮乏的状况下,人们所创造的独特智慧:包括那些由成千上万块碎布头儿拼接起来的床罩、门帘、被面、枕套,还有用劳保手套拆下来的白线而编织成的线衣。
在那样的年代里,人口流动受到严重制约,天南地北地随意游走是不可思议的事情,所谓的民工潮更是不可能形成,因为很多时候人们换不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全国通用粮票。当时粮票的地域性极强,每种粮票都只能在它的行政区域内使用,如果要离开户口所在地,就必须兑换所到区域的粮票,否则一顿饭也甭想吃上。
进入20世纪90年代,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,各类票证才纷纷退出历史舞台。
中国的票证史,是一部凝重浑厚的中华民族创业史,是一部华夏子孙与贫穷、饥饿的抗争史,是囊括中国农业、商业、工业、服务业在内的发展史,是历经沧桑达半个世纪的完整板块,是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真实写照。
作为特殊经济的产物,票证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,从中可以洞察新中国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。它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,而且很难有再现的可能。正因如此,那些曾经与人们生活须臾不可分离的票证,而今成了诸藏家倍加青睐的藏品,其收藏价值亦步亦趋随时代变迁而愈加珍贵。
——选自《盘锦民俗》 王永恒,曹路主编;郝国平绘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