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老盘锦 > 老物件
脸盆架

 

  中国木制家具有很多分类,脸盆架列属于支撑类,相对而言出现得较晚。近代的脸盆架多为三至五条腿不等,不仅可以支撑脸盆,后面的两条腿若再往高处延伸,还可以搭挂毛巾,放置肥皂盒,有的还镶有镜子,有较多的功能。


    拿不准脸盆架确切出生于何年何月,只知道它伴随我们度过了漫长的岁月,对而今三十岁以上的人来说,应该都不会感到陌生。脸盆架似乎是跟我们一起落地的,自从有了记忆,记忆的底片上也就有了它清晰的影像。
  
  细说起来,脸盆架属于台架家具的一种,与灯架、衣架、巾架和梳妆台等一样,主要是置于室内,用以挂放或承托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物品和容器,与人们实际生活关系密切。脸盆架有木制的,也有用铁条焊制的,分圆形、四角、五角及六角等多种款型。圆形盆架就像一个大圆凳,略高,一般在70厘米左右,在板面正中挖出与洗脸盆大小相当的一个圆洞,用以坐盆。带角的盆架,通常是有几个角就有几条腿,圆形的盆架则不受角的局限,四、五、六条腿均有。

  图中的这只脸盆架造型简单而又精巧,六条腿,前面四条腿各自向上探出一截,用以稳定脸盆。另两条腿则尽量向高处延伸,高到比
腿还长一点,然后打住,镶一块倒三角形的薄板,雕以花纹,让它像展开的鸟翅,想多生动就有多生动。而后在中间施两条横梁作隔,可搭挂毛巾,也可放置皂盒。

  如果说此款盆架过于简单而略显偏瘦,那么其腿与腿之间所拼就的花格,则打破了这一顾虑。花格分上下两层,每层六根窄木板,一个个斜斜地交错,既承托了脸盆,又稳固了盆架。更关键的,是突显了匠人的细致用心,让人确信他从始至终就没有糊弄的想法。

  在东北民间,还惯于用细铁条来焊制盆架,其具体细节已然丢失,只记得好似上下两个空心圆,周围用四根铁条做腿,背后的两条
向上延伸,再横以梁,用做挂架通体细细涂上彩漆,或红或白,以遮掩那斑斑锈迹,尽管日子久了,它们还会争抢着袒露出来。两年前曾在古镇田庄台,那家古老的水煎包饭店里,邂逅类似盆架,就挡眼立于中厅,沉默地靠着墙。十几年未见,这样突兀地相遇,竟使人的惊喜一瞬间不知该如何释放。

  
目前而言,脸盆架的原始功用已完全消失,最时尚的用法,便是安置于客厅一角,擎起一盆绿影摇曳的吊蓝,用做一个中国味特浓的花架。

  图中这款脸盆架尽管漆痕早己斑驳,却仍不失端庄味道。老家具的美,总是令人迷恋的,也因此而从未真正没落过,充其量是缘于我们的无缘接触更多,才稍感生疏而已。


 ——选自《盘锦民俗》  王永恒,曹路主编;郝国平绘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