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glish
家谱,即对同祖先、共血缘集团人物和家事记载的历史文献,也称族谱、宗谱、世谱,是一种以表谱为形式的特殊图书体裁。
寻根问祖几乎是人们的一种天性。透过亲缘谱系的缝缝隙隙,来考查自己家族的生命史,进而明确其起源、迁徙的轨迹,以及家族文化、婚姻、族规、家约的演替过程,可以有助于我们活得明明白白,活得理直气壮。
据考,中国人修编家谱的历史已有几千年,在文字家谱出现以前,就曾有口授家谱和结绳家谱。至周代则已经设置了史官修谱制度,并撰有《世本·帝系篇》,汇集了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、诸侯、卿大夫的世族谱系,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、总结的全国性总谱。
唐代以前,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期间,家谱多出于官修。彼时人们择官、通婚都非常讲究门第出身,史称门阀制度,这使家谱在政治、经济和生活领域内的作用大大增强,其记录内容也逐渐丰厚。唐以后实行科举制:门阀制度逐渐衰落,使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也被打破。到了宋代,民间编撰家谱的风气开始兴盛,家谱的主要作用,也由政治而转向私人的尊宗、敬祖、睦族。至明清两代,家谱的结构已基本定型,其著述日益繁多,中国6300多个姓氏,几乎已姓姓有谱。
清以后家谱的主要内容有三大项:世系图,记录始祖以来的本族男丁名、字、行、号、生卒、婚配、子嗣,若想知道谱中某入世系所承,属于何代、其父何人,一看此图便即了然;人物传录,记录本族中名人贤良的生平、年谱、墓志、碑铭等,亦即人物小传,使后人知其本源,世系图也因此而更加完整;第三项为附录,可以从中追溯出姓氏的源流、迁徙、分布、文化等。血缘亲疏的辨析、族群世系的认同等功能,可以看作是家谱最初产生及流传至今的主要原因。
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,与国史、方志并列而成为中华民族的三大历史文献。它们有纵有横,成为历史的投影,全方位记载了中国有文字以来二千多年的本源。尤其是家谱,其功能随社会结构、社会制度的变化而嬗变,从社会功能至政治功能再回归到社会功能,总的发展趋势是由贵族而士族而平民,对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及其加固,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。如果说国史是树干,方志是枝权,那么家谱就是这株大树的叶片。有了家谱的点缀与补充,中国的历史才更加丰满而充实。
实质上,家谱就是每一个家族的生命延续档案,记载着其繁衍兴衰的整个过程。所谓树有根、水有源,对乡土的依恋一向是中华儿女难以抑制的情结。这种情结又以思乡及寻根问祖等形式表现出来,即便是走得再远,也会时而回过头来,透过泪眼去搜寻那早已模糊的方向。
至今中国家谱究竟有多少, 目前还无法做出确切统计。皇说它是一种文化现象,但仍具有一定的隐私性,不公开出版,且秘不示人,只有在每年的春节,人们才会把它郑重挂起,摆上香案,进行虔诚的叩拜。这种特殊的风俗习惯,为古老家谱的流传制造了人为障碍。
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,家谱被视为“封资修”的产物而遭禁锢,并在历次政治运动中遭到大规模毁灭,致使保存下来的家谱成为凤毛麟角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,家谱文化又悄然兴起,至二十世纪末,编修家谱、查访本宗则重新形成一股汹涌热潮。
历史上,官宦人家一般都是采用装订成册的家谱,而豪门士绅和平民百姓则多为轴式图表式家谱。图片中的家谱原为轴式,因多处破损而以镜框饰之。此为刘氏家族家谱,清顺治、康熙年间绘制,供奉始祖为顺治十八年迁至辽东的刘元清。
——选自《盘锦民俗》 王永恒,曹路主编;郝国平绘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