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老盘锦 > 老物件
炕桌

 

 

  顾名思义,炕桌,就是配合人们坐在炕上使用的桌子。通常炕桌高约30厘米,长约80厘米,宽约60厘米,桌面四周有裙板,四条矮腿有横撑拉连,全为卯榫结构。由于这种桌子尺寸不大,四足较低,故又称矮桌。


  炕桌曾经是东北地区的一样重要家具,就是在今天仍可以偶尔发现它的踪影。因地理和气候的原因,我国北方农村的居室均有大铺火炕,人们亦形成了在炕上活动的生活习俗,无论是就餐、喝茶、读书、写字,甚至冬日待客,都离不开炕桌。

  炕桌的由来己久。明代就已是炕桌等其他矮桌的辉煌时代,造型更加美观,式样更加丰富,用料和做工也更加讲究,为明代家具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品种。至清朝,炕桌发展至繁荣时期。清代满人在入关前以游牧为生,起居习惯以席地为主,人关后也还保留着原有习俗,
因而在清代家具中,类似炕桌的低矮型家具依然占有相当比重。

  在清宫中,炕桌的用途相当广泛。从现今留存下来的《清宫筵席图》里可以看出,清宫中举行重大的节日庆典,都要用到炕桌。桌上陈列着各类珍馐美味,宗室亲贵、臣僚藩王等倚桌而坐,交杯换盏。

  《红楼梦》里亦曾多次提及炕桌。比如林黛玉刚进荣国府,就看见
“正房炕上横陈一张炕桌,桌上放着书籍茶具……”;第六回“刘姥姥和板儿上了炕……半日鸦雀不闻之后,忽见二人抬了一张炕桌来,放在这边炕上,桌上碗盘森列,仍是满满的鱼肉在内。”

  而今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家具中,还存有一批造型独特、风格各异的炕桌。其做工粗中有细,笨拙中仍见雅致,纯粹的自然风格恰好迎合了人们的怀旧情愫。

  炕桌体积小,重量轻,易于搬动,使用起来极为方便,而且一物多用,除用以设宴外,还可以倚凭靠衬,
以及摆放书籍茶具,或者当作棋案,实为我国北方居家必备。

  炕桌曾是我们的书桌。放学回家后,常常要急切地爬上热炕,坐到炕桌边做功课,一是为了取暖,二来也是因为家中实在没有更好的书桌。几个孩子一起围着炕桌铺展开书本,炕桌就显得小而又小,兄弟姊妹的头时常会不小心地碰到一起,从而引出串串笑声。至晚上点起了油灯,俯首写字之际,亦会偶尔有一股焦糊扑鼻而来。那一准有头发被灯火燎着了,便互相打量着,不知会在哪一个的额前看见一缕已然焦黄的发丝。炕桌也堪称团圆桌,想起它,就能想起一家人围坐
在一起吃饭、谈天、读书的情形,那种暖融融的亲情,使之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温情民族家具。

  从某一种意义而言,炕桌也是我国传统礼俗的传承载体之一。当一大家子人团坐在炕桌周围吃饭之际,都是家中最为年长之人端坐于炕头的中间位置,媳妇及稍大的女儿则坐在最外边的炕沿上,负责给炕里的家人添菜、添饭。有更为讲究的人家,还要专门为祖一辈的老人准备一张小炕桌,桌上摆些精致的适合老人口味的饭菜。炕桌也因而成为国人历来引以为贵的孝道,得以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重要载体。

  当年的老人对孩子的举止都很关注,更是挑剔,常常耳提面命坐如钟、站如松之类,
围坐炕桌之际,也就成了孩子们很需小心的时候。炕桌是需要盘腿坐着的,但孩子们往往不爱盘腿:累人,而喜欢跪着:或者把两腿支棱着。类似的姿势必定会遭遇家中老人的白眼,重者还会训斥。碰到用左手拿筷子或者拿筷子的姿势不够标准的,还会猛然擎受老人的一筷头子。至于那些吃饭时只顾自己,所谓头不抬眼不睁的孩子,则势必会被老人赶下桌子。

  小小的炕桌,也因而曾经带给我们一丝小小的敬畏。而且现在分析,坐在炕上围一张炕桌吃饭,其实不是很科学,
因为那炕桌属实太矮,高不盈尺,远没有坐在凳子上感觉顺畅。然而即便如此,我们还是不能够真心讨厌炕桌。炕桌因为有了老人的指责而愈加温馨,因为有了自己的眼泪而愈感亲切。

  作为我国古老家具之一的炕桌,其历史是一部由木头构成的绚丽诗篇,自成体系,亦独具意蕴,在彰显鲜明的东方艺术风格的同时,也体现了炎黄子孙的真情实感与真心实意。看图片中的这张炕桌,似乎是一副略带深思的模样,像一只装满了记忆的盒子。


——选自《盘锦民俗》  王永恒,曹路主编;郝国平绘画